冯了性
品牌名称:冯了性
创立时间:1573年
所属地区:广东省
所属行业:医药
所属企业:国药集团冯了性(佛山)药业有限公司
认定类型:中华老字号[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]
认定时间:2006-11-07
品牌介绍

国药集团冯了性(佛山)药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,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,品牌起源于1573年(明万历年间),距今四百多年的历史,前身由梁仲弘蜡丸馆、冯了性药铺等57家药店铺经公私合营组建而成,传承佛山成药老号的经典名方、制药技艺及经营理念。2000年重新恢复“冯了性”老号称谓,注册“冯了性”商标,实现了企业名、产品名、商标三位一体。公司是国家商务部首批公布的中华老字号企业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制造。

公司现有丸剂、片剂、散剂、酒剂、酊剂、软膏剂、乳膏剂、凝胶剂、合剂九大剂型近150个品种。其中包括: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、保济丸、抱龙丸、梁财信跌打丸、伤科跌打丸、蛇胆陈皮散、儿科七厘散等佛山始创的经典成药,扶正养阴丸、参桂调经丸、回春散、白灵片、梁财信跌打丸、蛇胆南星散、胃得康片、壮血药酒、蛇胆川贝含片、外伤如意膏、外搽白灵酊、竭红跌打酊等独创的品种。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、蛇胆川贝散、竭红跌打酊、保济丸评为“广东省医药行业名牌产品”,万氏牛黄清心丸评为“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”,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公司秉承“质量第一、造福人群”的宗旨和“制药以诚、精益求精”的理念,质量管理贯穿药品生产全过程,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规范管理,通过优化工艺技术,提升产品质量,生产安全有效、质量稳定的中成药。

冯了性
历史渊源

佛山,地处珠三角洲腹地,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。入清以来,佛山的手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,带动了诸业的发展。

其中,佛山成药业早在明代就有始创岭南特色的蜡丸成药生产,素有“岭南成药发祥地”、“广东成药之乡”的美称。1573年梁仲弘在佛山镇开设医馆,并创造了佛山最早的中成药蜡丸“抱龙丸”,为佛山成药业出现较早、持续时间最长。

顺治十六年(公元1659年),冯了性继承父业,将药铺改名为“冯了性药铺”,将父亲始创的“万应药酒”改名为“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”,由于该药疗效确切,以及佛山的特殊地理环境,产品销路日渐广阔,风行全国。至清中叶道光年间,各药行向腹地扩散,全行业店铺近100家。

新中国成立前,佛山成药已经发展到膏、丹、丸、散、片、酒、油、水、茶等9个剂型。1956年1月,105家私营药厂店实行公私合营,组成了“三厂二店”,梁仲弘及“冯了性”等药铺并入其中,此后历经联合制药厂、佛山市制药一厂、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等阶段发展至今,形成以“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”为拳头产品,以冯了性药业为主要载体,企业名、产品名、商标名三合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。

文化传承

1573年,梁仲弘在佛山镇开设医馆,并创造了佛山最早的中成药蜡丸“抱龙丸”。

1659年,冯了性将药铺更名为“冯了性药铺”,冯了性被尊称为“佛山药王”。

1957年,公私合营,冯了性药铺及佛山本土共57家药铺合并为佛山联合制药厂。

1966年,佛山联合制药厂更名为佛山市人民制药厂。

1971年,佛山市人民制药厂按照剂型分出佛山市制药一厂等。

2000年,佛山市制药一厂资产重组转制,成为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。

2015年,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更名为国药集团冯了性(佛山)药业有限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