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必居
品牌名称:六必居
创立时间:1436年
所属地区:北京市
所属行业:食品加工
所属企业: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
认定类型:中华老字号[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]
认定时间:2006-11-07
品牌介绍

 

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以酱腌菜、酱类、酱油、食醋及料酒、芝麻酱等生产经营为主导产业,拥有以“六必居”(始创于明正统元年,公元1436年)为龙头,以“金狮”(始创于民国二十七年,公元1938年)、“龙门”(始创于清嘉庆二十五年,公元1820年)、“天源酱园”(始创于清同治八年,公元1869年)、“桂馨斋”(始创于清乾隆元年,公元1736年)及“龙和宽”、“虎王宽”等新兴品牌为依托的优质品牌集群。“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”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长期以来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公司不断传承创新传统工艺,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,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,成为行业内实力较为雄厚,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化调味品企业。

六必居
历史渊源

 

“六必居”始创于明正统元年,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之一。公司始终恪守“秫稻必齐、曲蘖必时、湛炽必洁、水泉必香、陶器必良、火齐必得”的“六必”祖训,遵循“忠义信业为本”的老字号源文化,坚守“铸造诚信、活力民族品牌”的发展愿景,厚德务实、薪火相传,逐步成长为全国调味品领域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企业。    1900年“庚子之乱”,伙计张夺标在前门大栅栏一片火海中,拼死才抢救出金匾。六必居人深知这块拥有近600年历史的老字号金字招牌所蕴含的价值内涵。面对愈发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,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,我们将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、健康食品的社会责任。

六必居
文化传承

 

2008年,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六必居公司将传统营销渠道与”互联网+“领域相结合,建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。公司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,并出口至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。在北京前门、西单、北京站、北京南站、天津南市食品街等核心商业圈建立了品牌连锁直营店,在天猫、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建立了品牌旗舰店。2020年,六必居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,酱香馥郁,六必永传,面向未来,我们将继续秉承“六必古训”,在传承、保护、发展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续写辉煌的新篇章。

六必居
制作工艺

 

“六必”古训是六必居历史文化的精髓,即“秫稻必齐,曲蘖必时,湛炽必洁,陶器必良,火齐必得,水泉必香”。“六必”古训出自《礼记·月令仲冬》,遵循这一古训代表着六必居制酱和腌渍工艺的精细与严格。六必居公司是国家推荐标准《酱腌菜》的主要起草单位,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。在怀柔雁栖经济开发区和河北周边建立了技术成熟、设备先进的生产基地。未来几年,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,着力提高企业科研创新能力,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。

六必居
传承人

 

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——杨银喜。六必居从创立至今,酱菜制作技艺饱含着一代代传承人为之付出的辛勤与汗水。而今,杨银喜作为六必居目前的传承人于1980年进入六必居酱园工作,师从董志武、吴语汉等老艺人,通过多年的潜心学习,刻苦钻研,熟练掌握了六必居甜酱八宝菜、甜酱甘露、白糖大蒜、甜酱包瓜等数十种传统产品的制作技法,多年来始终坚持六必居酱菜选料严格、做工精细、品质优良、风味独特的特点。他制作的甜酱萝卜选料严格、条形均匀,采用独特的酱制方法,产品红褐色、酱香浓郁、口感脆嫩、甜咸适口。他所研制的新产品“甜酱长丝菜”既保留了传统酱菜酱香浓郁的特点,又在选料、口味、产品形态上有所创新,不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而且多次获得部、市级名优产品奖。几十年来,他以默默无闻的辛勤努力,在六必居传承、创新、发展的道路上承前启后、言传身教,培养出一批中青年技能型人才,为老字号薪火相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六必居